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学术活动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我院召开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的交流会议

时间:2017-12-29 00:00  浏览:

2017年12月25日,我院在土木楼205会议室召开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交流会议。会议由祝方才副院长主持,上海大学孙德安教授做国家基金申报讲座。院党委书记杨晓华教授,协同中心副主任、副院长李灿教授,部分意向申请自科基金项目的教师、研究生出席了本次交流会,寇广孝院长对孙教授来我院指导工作表示了欢迎。

祝方才副院长对孙教授来我院做基金申报讲座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向大家介绍了孙教授的科研成果以及成就。孙德安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各类研究项目的内容、特点,提出项目研究应以培养创新思维为重点,坚持创新导向,重视原创思想,统筹科学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加强合作研究。接着孙教授着重讲述了科研选题的问题,科学研究是一个对科学问题发现、凝练、解决的过程,问题的发现主要是来自学术的争论、现有课题的延伸、研究要素的改变(环境、对象、效应)以及学科交叉,选题要有创新性,一看就很平淡没有创新性的东西一般是不会成功的,研究的现象要客观存在,提出的问题要符合逻辑,这样才可以得到预期的结果。之后孙教授又讲述了申请书的撰写和建议,强调了申请书的的前言摘要撰写很重要,要写的很好,让人看起来很舒服,题目要力争用最少的词表达最完整的意思,题目可以在标书完成之后再确定,不建议避开小同行的评审,关键词不要太多,不能把立项依据写成综述。最后祝院长做总结发言,指出这次的讲座为我们年轻的教师申报项目提供了很好的指导。随后孙教授的几点小建议也为那些多次申报项目不成功的老师提供了新的方法,对学院老师基金项目的申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性,鼓励我院教师抓住机会与孙教授多交流,努力提升我院科研水平和项目申报成功率。

交流过程中,部分教师就研究条件、研究基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咨询。孙教授指出,研究条件可与高水平大学研究生作为合作者可保障研究条件,关于研究基础,孙教授指出,建议申报项目的教师能够结合原来所做的工作进行课题申报,有些课题虽然看似新颖,但无法深入,建议年青博士最好依托自己的博士论文进行研究。12月26日上午,孙教授阅读了4个自然基金申请文本并与申请老师进行了详细交流,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本次国家自然基金申报动员会是根据学院发展而进行了一系列活动,旨在推进老师申报课题的积极性和信心。

附孙德安教授简介:

孙德安教授系上海大学土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名古屋工业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三次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以非饱和土力学方面的内容为主,已在国际学术杂志(均为SCI源刊)发表论文70余篇,并在著名国际出版社(Taylor & Francis)与博士论文的指导教授松冈元合作于2006年3月出版了专著一本。根据Google scholar, Scopus和Web of Science, H指标(H-index)分别为29,24 和20。现任《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SCI/EI源刊)编委,《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编委,《岩土工程学报》常务编委,《岩土力学》编委,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土的本构关系及强度理论专业委员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

l 非饱和土力学

l 土的基本性质(水力-力学-化学-温度特性)及其本构理论

l 岩土工程中的数值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l 地基处理及加固